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8:10:34 来源:新闻实时网 作者:白雪
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信源,具体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最后。前言人口锐减近四千万,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。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昏聩,杨国忠把持国政。官员、帝王一念之差、误了国家。却要把错误归结到后宫祸乱、美色误国,要杨贵妃背锅。这,就是当时的安史之乱。至此,盛极一时的唐朝走向衰败、灭亡。那么,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?又是如何被平息的呢?一、史上最疯狂的动乱被成为历史上最血腥、最具有破坏性的叛乱之一。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呢?根据《旧唐书》以及《通典》等史料的记载和统计。据说在这八年的叛乱期间,大唐死了7成左右的人。从战争前的891万户人家到战后的293万户。从之前近6000万人口,到之后的1600万人。对比之下,惨烈程度可想而知。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带领下,简直把唐朝带向了衰败。01、安史之乱前 唐朝独领风骚 万邦来朝安史之乱前,唐朝可是盛极一时。在当时各个地方中,享有声誉。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,文能治国,武能安邦。开创了不可一世的贞观之治。作为唐朝第二位皇帝,李世民从名字上来看就是“济世安民”的意思。而且,无论是臣子还是皇帝。李世民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他在位期间,积极推行三生六部制,加强中央集权。重视选拔人才,开创了科举制度的新局面。在农业方面,从老百姓出发,实行均田制。惠及民生,确保了土地合理分配、减轻了农民负担。不仅如此,为了稳定军心,作为一代帝王。他曾多次率兵出征,亲临战场。在当时,可以说是给唐朝开了个好头,将整个大唐推向了顶峰。02、武则天 一代女皇的威严接着,在李世民下台以后。虽然是武则天成功的当上了历任以来第一个女皇帝。对于她的登台,也有不少人认为她专权暴虐、野心太大。可,她是实至名归,延续了大唐的繁荣昌盛。不仅广拔人才,任用了一批批文学才子,创建学堂,兴办学校。像是张柬之、李白、杜牧等人,使唐朝的文学在此刻达到了顶峰。还主张修建寺庙和宫殿,积极推动了佛教的发展。此外,在经济方面,功绩更是不可忽视。以民为生,注重农业发展,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促进其发展。总之,虽是一代女子,可她上承贞观之治。下启开元盛世,成功的衔接了极为重要的过渡环节。然而,前人栽树,可后人祸乱。在这辉煌的大唐盛世没能持续多久。还是惨痛的迎来了李隆基时期的安史之乱。那么,既然安史之乱阵仗如此之大的情况下,战乱又是如何平息的呢?二、终结安史之乱 大唐起死回生 转危为安安史之乱爆发后,唐玄宗逃命,前往了四川。而,国不可忍一日无主。随即,太子李亨即位,是为唐肃宗。为了尽快处理这混乱的场面,他以最短的时间,组织了军队。开始平叛各地的动乱。而作为当时唐朝的名将,郭子仪就被委以重任。在唐肃宗的命令下,他多次参加战乱。击败敌军,收复了丢失的领地。是肃宗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之一。但是,除了郭子仪外,平定叛乱还离不开一个人。那就是与他齐名猛将的李光弼。但是,虽然两人在安史之乱中,功绩相同,可结局却大相径庭。一个被说是为人臣子的好忠臣。另一个却屡屡被猜忌、落得了个暴毙的下场。甚至看了两人的结局后,就连史念海老师也曾说过:论实际战绩,李光弼明明可以独当一面,所付更多,可机遇却并非相同。本来应该是并驾齐驱,可结局却是一高一低。而从这一点上来讲,历史上的李光弼这一人物,其实还有更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。但不管史书上如何写的,后人是如何说的。在暴乱的安史之乱中,两人所付出的精力,是切实的存在的。结语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!看了历史,真是怪不得会有“成也李隆基,败也李隆基”的说法。但归根结底,还是当时的朝廷内部出现了腐败。最终才落得了个这样的结局和下场。免责声明: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信息来源:【1】《旧唐书》【2】《通典》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